據了解,五大行、城商行董事長、行長年薪差別在10萬內,股份制銀行的董事長、行長差別明顯
銀行在A股上市公司中向來是最賺錢的,上市銀行員工的年薪也達到了平均26萬元,處于高處不勝寒的地位。
銀行董事長的薪酬,已是無可匹敵,而各行行長的薪酬,也可以說是黃山上的“光明頂”。
根據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監測,五大國有銀行中,眾多“一把手”的稅前薪酬多在100萬元上下。相比之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高管收入要豐厚得多。據統計,上市銀行高管中,薪酬在300萬以上的就達到38人之多。
民生行長684.48萬,高于四大國有行總和679.66萬
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以上市銀行2010年年報為基礎,對相關高管薪酬數據進行了整理和排列。
16家上市銀行行長薪酬中,民生行長洪崎以684.48萬的年薪位列第一,遠超第二名深發展行長理查德554萬,差額達130萬有余。
招行行長馬蔚華和中信行長陳小憲分別以531萬和496.18萬的年薪緊隨其后,分別位列排行榜第三和第四。
在行長薪酬排行榜中,股份制銀行依然是第一梯隊。除了上述前四名,興業和華夏兩家銀行的行長年薪分別為295萬和260萬,將國有五大行和城商行的等級銀行高管遠遠甩在后面,甚至,連最后一名的華夏行長,也遠超五大行的董事長和3家上市城商行的董事長的年薪。
僅有的3家上市城商行中,仍以北京銀行[10.40 1.17% ]行長嚴曉燕薪酬為之最,258萬。南京銀行[9.09 0.89% ]和寧波銀行[10.97 -0.36% ]次之,分別為193.38萬和188.7萬。其中,南京銀行董事長林復和行長夏平薪酬相當,同為193.38萬元。而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各自的董事長與行長薪酬差別不大,僅在10萬元上下。
國有五大行的行長,年薪也是100萬元有余,以交行最少,該行行長牛錫明僅為91.05萬。其余四大行依次遞增,分別為中行李禮輝155.44萬、農行張云158.26萬、建行張建國176.56萬、工行楊凱生189.4萬。其中四大行行長之和共計679.66萬元,不及民生銀行[5.63 0.90% ]行長洪崎一個人的年薪684.48萬。
據了解,五大行和3家上市城商行的董事長、行長年薪差別不是很大,一般以10萬元為區間。而股份制銀行的董事長與行長,薪酬差別明顯偏大。單從公布的數據來看,深發展董事長肖遂寧與行長理查德相差271萬,民生董事長董文標和行長洪崎相差也有31萬。
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統計顯示,深發展內部一個普通的員工監事年薪也有百萬余元,如王嵐136萬元,曹立新123萬元;比年薪不足百萬的交行董事長胡懷邦,還多了二三十萬元。當然,深發展高管也不是個個高薪,其中副行長馮杰年薪僅為28萬元。
當然,以上的數據還不包括該行績效薪酬的延期支付情況。如果把延期支付計算在內,各家銀行行長按比例還要再加上20%-30%,甚至更多。
大行高管受制于限薪令
不可否認,大行的高管薪酬明顯低于中小銀行。
一切源于限薪令。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一直備受爭議的金融機構高管薪酬問題,更是引起空前關注。2009年以來,一系列的“限薪令”出臺。2010年3月,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明確規定績效薪酬必須經考核以后才能發放,必須留存一定比例在財務年度結束以后支付。在規定期限內如果發生風險暴露,將對相關負責人追回當年績效薪酬,并止付所有未支付部分。
受政策影響,2010年國有控股銀行的高管薪酬發放必須獲得相關部門確認,因此其2010年年報僅僅公布了部分薪酬總額,不過由于2009年年報公布的也是部分薪酬,因此亦可以大致看出薪酬趨勢。
“政府有關部門,對國有控股金融企業高管人員的薪酬有一些限制性的規定。業績越來越好,高管的薪酬越來越少。去年我就說,我很平衡,比如說我們跟財政部的領導比,他們水平不比我差,他們的工作不比我輕松,但是他們的報酬比我現在的水平已經低了很多。”中國銀行[3.16 -0.94% ]行長李禮輝近期曾表示對這種薪酬水平非常理解。
提及股份制銀行高管薪酬偏高的現象,一家股份制銀行的高層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主要的一點應該是國有幾大行的工資都需要國資委的同意。再說,我國銀行業高管,普遍高薪,這可能與引進人才的機制有關,尤其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外來人才偏多,我們看來的高薪,國外看來并不一定是很高。”
不可否認,深發展高管薪酬歷年來為各銀行之最,當然,這與其國內第一家上市銀行的身份不無關系。事易時移,板上釘釘即將與平安合并的深發展,現任董事長肖遂寧、行長理查德及其他高管在2011年及以后的薪酬如何,業內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