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ug6i4"></dfn>
    <noscript id="ug6i4"><optgroup id="ug6i4"></optgroup></noscript>
    • 全國
      電話:0535-6730782
    • 微信公眾平臺
    • 個人求職客服
    • 企業招聘客服
    •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職場熱點 >“三定”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基礎工作

      “三定”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基礎工作

      來源:三茅人力資源網 時間:2018-08-15 作者:柳姑娘黃海柳
      核心提示:江湖中的HR認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三定”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基礎,這“三定”即“定崗定編定員”,以“事為中心,因事設崗,因崗配人”。
         江湖中的HR認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三定”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基礎,這“三定”即“定崗定編定員”,以“事為中心,因事設崗,因崗配人”。
       
        關于案例中提到人員配置分析,我認為它是一項長期、復雜、有計劃的系統大工程。一般情況下,該項工作的實施方案一旦形成制度,那么在企業往后管理過程中,將會很長一段時間內就不再變動。
       
        因此,HR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有機會能夠接觸到這項工作,特別是一些小企業的HR,甚至HR經理對此項工作更加感到陌生。
       
        我們都知道,人員配置分析的目的是使組織的任務和要求與個人相適應。人員配置分析也只能結合實際去分析,盡可能得出最接近的數據,如果要分析結果達100%精準,我想,這個得考驗HR幾十年的深厚的功力了。至少,我現在還做不到分析結果100%精準。今天的分享結理論方法多,實操少,介意者可忽略喲。
       
        那么,HR想知道人員配置與定崗定編兩者的區別,該通過什方式去了解呢?首先我們就得了解它們各自的理論含義。
       
        一、定崗定編定員的含義。
       
        它是確定崗位、確定崗位編制、確定人員數量標準合稱。
       
        1、確定崗位是設計組織中的承擔具體工作的崗位;定崗的過程就是崗位設計的過程。
       
        2、確定崗位編制是設計從事某個崗位的人數。
       
        3、確定人員數量是指根據企業既定的產品方向和生產規模,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的技術、組織條件下,規定企業應配備各類人員的數量標準。
       
        在實際工作中,確定崗位和確定崗位編制和確定人員數量標準三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比如,當一個崗位被確定之后,就會自動有人的數量和質量的概念產生。
       
        二、定崗定編的目的。
       
        定崗定編的目的是使企業的人、事、崗三者相匹配,做到企業內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使組織運行精簡高效,達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同時為后續的人力資源工作優化、調整和缺員聘任提供依據,為公司的薪酬制度改革和員工素質建設奠定基礎。
       
        三、定崗定編定員的原則
       
        3.1任務目標原則。強調崗位與組織的有機銜接;強調崗位對未來的適應。強調“以事為中心,因事設崗,因崗配人”。
       
        3.2命令統一原則。建立起嚴格的責任制,避免職能重疊和無人負責現象,保證全部活動的正常進行。
       
        3.3“權責利”對等原則。責任明確,權責恰當,利益合理。
       
        3.4精干高效原則。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四、定崗定編的流程
       
        定崗定編過程主要分為準備階段、調查階段、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和定編階段。
       
        4.1準備階段。主要是了解、吸收公司現有資料,包括公司目前經營目標、戰略方向,現有組織架構、部門及崗位人員情況等基本信息;
       
        4.2調查階段。主要是確定調查工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收集公司第一手數據,例如采取訪談法傾聽公司高層領導關于組織定崗定編項目的出發點、中層領導對于組織管理的建議以及員工層面在實際工作中的困難點,同時采用工作日志法進行工作量測算;
       
        4.3分析階段。主要是對調研數據的整理分析,對公司組織現狀存在問題進行梳理并從專業角度提出優化改進方案,輸出人力資源診斷報告;
       
        4.4設計階段。主要是針對以上的優化方案做具的崗位職責體系梳理,設置具體崗位,并輸出對應崗位說明書,明確崗位職責和崗位任職資格體系,包括學歷、專業、年齡等基本信息;
       
        4.5定編階段。以公司優化后的組織流程和崗位設置為依據,根據調查階段的工作量測算數據,輸出崗位編制情況,并分析崗位編制不變、增加或精簡的原因。
       
        五、定崗的主要方法
       
        5.1組織分析法。從整個組織的遠景和使命出發,設計一個基本的組織模型。然后根據具體的業務流程需要,設計不同的崗位。
       
        5.2效率定員法。凡是能夠計算工作量、能夠實行勞動定額的人員,均應按效率定員的方法進行勞動能力平衡,一般用于直接生產人員和部分輔助生產人員。
       
        5.3設備崗位定員法。主要是指看管設備的崗位,根據其生產過程、班制負荷程度、崗位區域條件和能否實行交叉作業等,在明確崗位責任制的基礎上確定定員的方法。
       
        5.4比例定員法。按企業的職工總數(或一定范圍人員的總數)的一定比例確定某一類人員數量的方法。
       
        5.5關鍵使命法。崗位設計主要集中于對組織的成功起關鍵作用的崗位,其他非關鍵的職位就不涉及。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時間和預算有限或者本身企業人數和規模并不大的情況。
       
        5.6流程優化法。根據新的信息系統或新的流程對崗位進行優化,根據流程中的各個環節所需要的崗位,確定新的崗位,去除舊的崗位。這個方法主要適用于重新梳理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流程的企業。
       
        六、定編的主要方法
       
        6.1任務分解法
       
        定編人數 = 計劃期任務總量/(員工勞動定額*出勤率)
       
        舉例:公司要求招聘600個員工,上年度招聘專員的定額是100人,而招聘專員每月出勤率為90%,那么定編人數:600/(100*0.90)=6.7人。所以招聘專員在6-7個人之間為合理。
       
        6.2人均產能法
       
        定編人數 = 任務*時間定額/(工作時間*出勤率)
       
        以上例來說,如每單位招聘一名員工的時間定額為8小時,則可計算如下:定編人數 = 800*8(小時)/8(小時)*(365-2*52-10)(天)*0.90=3人,故所有招聘同事在2人左右比較合理。
       
        6.3業務數據分析法
       
        業務數據包括銷售收入、利潤、市場占有率、人力成本等等;
       
        根據企業的歷史數據和戰略目標,確定企業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崗位人數。
       
        根據企業的歷史數據(業務數據/每人)及企業發展目標,確定企業短期、中期、長期的員工編制;
       
        根據企業的歷史數據,將員工數與業務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分析方程;
       
        根據企業短期、中期、長期業務發展目標數據,確定人員編制。
       
        6.4本行業比例法
       
        是指按照企業員工總數或某一類人員總數的比例來確定崗位人數的方法。
       
        計算公式:M = T * R
       
        M = 某類人員總數
       
        T = 服務對象人員總數
       
        R = 定員比例
       
        6.5預算控制法
       
        預算控制法是西方企業流行的定編方法,也是目前企業主要在使用的方法,它通過人工成本預算控制在崗人數,而不是對某一部門內的某一崗位的具體人數做硬性的規定。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客服服務熱線
      0535-6730782
      微信公眾號
      手機瀏覽

      ©2008-2022 煙臺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7462號-3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79號

      用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