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的流動性強,只要企業多付我工資,就不追究他為我辦保險,但后來雙方發生勞資糾紛,我維權時又缺少憑據。昨天上午,江蘇省和南京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舉辦“共建共享和諧勞動關系主題”宣傳活動,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及企業負責人等,進場為上述存在勞動關系困惑的職工答疑解惑。
昨天,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省企業家聯合會、省工商聯及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市企業家聯合會、市工商聯的負責人,與來自各相關企業的負責人一道,為勞動者現場答疑。40歲的周軍在南京下關一家飯店做廚師,廚師的職業生涯達10年,其間卻流動多家飯店企業,他在現崗位上干了兩年。他介紹,該飯店實行總廚承包制,以前的模式都是總廚統一發工資,他每月大約拿到手3000多元。正因廚師職業的流動性強,他一直沒與企業簽合同,自然就沒有辦理社會保險,甚至連工資條也沒有。“老板每月會多給幾百塊錢,我們就自愿不參加保險,也覺得挺合算的。”周軍昨天來到現場后,卻改變了想法,他在老家六合沒有參加農保,將來退休后真的什么也沒有了。昨天下午,他向現在就職的飯店提出辦理保險,而飯店對他的請求未置可否,離開前周軍表示,自己會提請仲裁,如沒有結果,他或許會考慮再換家新飯店去工作。
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負責人介紹,周軍的案例屬于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混淆,簡單說,前者是勞動關系,需要雙方簽定合同;后者多屬于口頭協議,不存在后續責任。周軍供職的飯店理應為他辦理保險,如不予辦理,周軍可以保留自己在這里工作的證據,如飯店工作服、員工號牌等,也可以撥打12333熱線進行舉報或在企業注冊所在的區人社部門提請仲裁,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果不交保險形成行業潛規則,后面如出現工傷、辭退等,雙方的壓力都會很大,尤其企業需要承擔主要責任。記者了解到,南京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今冬印刷了500本協調勞動關系法律法規讀本,并制作了200張宣傳光盤,2013年的臺歷,每頁都有一個法律故事,方便職工懂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