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掙錢不多更不會打理
某裝修公司做文職的小高,一年前剛參加工作時,每月工資為1000元左右,“第一個月的工資我要付房租,還了之前欠的錢,還請同事吃飯,再加上給自己添置一些生活用品,1000元的工資不到一周就所剩無幾了。”現在月收入雖然可達2000多元,可是掙的工資不經花,工作一年下來,他銀行卡中的存款從未高于2000元。
24歲的任小姐在一家教育機構工作,每月工資2500元左右,每月正常支出在1300元左右。今年年初,小任決定把錢存進銀行選擇定期存款業務,強制自己不亂花錢,并且制定了一份每月收入支出預算,將2500元細分成幾個
部分:200元話費及交通費,700元伙食費,200元添置衣物費,200元用于應酬,剩余的1200元則存入銀行。“剛開始挺難的,經常會透支消費,但經過一段時間我就可以嚴格按照自己的預算,有計劃地花錢與存錢。”如今,她的存折里已經有了一筆可觀的積蓄,雖然不多,但是買自己
一直想要的電子產品綽綽有余。
理財專家教你打理閑錢
理財專家告訴記者,目前職場新人的收入來源較為單一,儲蓄率偏低,生活中像小高這樣的“月光族”并不少見。對于低收入者,學會存錢是關鍵的第一步。根據自己的收支情況,摸清每個月固定支出和非固定支出,再規定每月儲蓄金額,嚴格執行自己的儲蓄計劃,就是你踏上理財之路的第一步。
存錢的方式有很多,那么到底應該選擇何方式呢?業內人士透露,職場新人可將閑錢的20%-30%“定存”(即每月定期向銀行賬戶存入一筆錢)以及“零存整取法”(即堅持將平時的零錢專門放置在一處,隔一段時間到銀行換整結算)來達到儲蓄目的。這樣,平常不善存錢的你,便會驚喜地發現每日取出存放的、無足輕重的零錢已匯聚成一筆可觀的數目。剩下的70%,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將50%左右用于投資穩健型理財,如定投基金等,而剩下的可用于進行風險比較大的投資,如股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