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進入業務能力模塊,我總在期望她能對她過去的工作進行一定的提煉和總結,但是除談事務還是談事務工作。一般到這個時候面試基本已經結束,但是考慮到對候選人的尊重,于是換到學習的話題:
問:有沒有考慮過進一步學習或是參加培訓(她是大專畢業,5年工作經驗),
答:畢業之后就在考慮去考一個本科;
問:畢業5年了,現在拿到本科學歷了?
答:準備明年考。
在失望中結束了面試。
其實很多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都是管理,雖然他們不一定知道什么是管理,總覺得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方向,當然最初的我也很迷茫,畢業之后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結果發現了一個非常好的崗位“儲備干部”,心想無論怎么說也是干部嗎?最后到一家公司面試之后發現就是在車間里做機器維修。
今天關于管理的書籍隨處可見,但很多書記都誤導了從業者,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管理者,從專業人才走向管理人才有一道巨大的鴻溝,如何越過這一道鴻溝,我很難給您準確的建議,但是總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我覺得一個好的管理一定具備以下這些基本方面:
一個觀念:下屬比你重要
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下周作為管理者的你不在公司,你部門的工作會停滯嗎?不會,反過來,如果你的下屬都不在,只有你一個人在,如此你部門的工作還能正常的推進嗎?我想很難。另一方面下屬是任何一項工作的發力點,只有通過他們才能使你的工作不斷推進,當然也會有人反駁我,說這個部門的活我都可以自己的干,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說明你很難做一個好的管理者,充其量只是一個專業人員。
如果是管理,你就的組合你下面的優勢資源,不斷促使他們迸發他們自身的潛力,從而達到一個人不能達到的目標。《大秦帝國》中的幾個老板,秦孝公之商鞅、秦惠文王之張儀司馬錯都是因為把下屬看得比較自己重,才有了秦國從偏居一偶到一統天下的輝煌,同樣的道理,只有真正的尊重下屬,才會結出好果子。
一種格局:鼓勵你的下屬比你優秀
之前跟過一位領導,他幾乎自己不做事,什么事都給下屬,在一段時間里大家都認為他什么也不會,不過說實話確實很多方面他都不是專家,但是結果是他下面的人都晉升了,而今這位領導去了另一家的企業,待遇是100W+和股權,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也在想這其中的原因,現在看來結果只有三個字:會管理。
鼓勵你的下屬比你優秀是一種格局,是一個能做好管理者應有的格局,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很多的朋友認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總是想著留一手,總是覺得下屬不能比自己強,要不然自己的飯碗就不保了。其實不然,你的下屬比你優秀不僅體現了你的格局還有兩個切實的好處:你可以很省心、你有機會走向更高的位置。
有些女性朋友曾經跟我抱怨這個世界很不公平,因為做到高層管理的女性那么少,我認為這個觀點是有偏差的,單從能力上來說女性在很多方面比男性更具有優勢,但是為什么職場上會落后于男性的,核心的問題就在于胸懷,不能容人,一旦突出這層局限的女性基本上不會差。
一次突破:把你最擅長的專業能力放棄
把你最擅長的專業能力放棄確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當一個問題如果是管理者的你去處理或許只要10分鐘,但是如果你給下屬去處理,可能需要1個小時,你會選擇是自己做還是給下屬做?現實中的很多管理者都是告訴我會自己做,因為他們這樣是效率最大化。長此以往,下屬還是原來的水平,上級還是那樣的繁忙,遇到有上進心的下屬就會另謀高就。
當然對于管理者來說不僅要有很好的專業知識,還要求他們具備出色的能力,但是在這是我們只是在探討認為作為一個管理者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素質,才可能在管理的路上做的穩、走得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