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近在參加的幾所高校大學生求職招聘會中發現,與以往相比,傳單、簡歷滿天飛,混亂不堪的場面越來越少。在如今的職業市場上,供求雙方的目的性較強,尤其是往屆大學畢業生求職,都是有目的地選擇自己想要的公司與職位。去年畢業的大學生小李,雖如今還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但10月29日,在哈爾濱理工大學校園內舉辦的一場大學生求職招聘會上,記者看到,小李手里卻只拿著幾份簡歷,她也不是看到招聘單位就投放簡歷,而是先了解招聘單位的招聘崗位、崗位要求,以及招聘單位本身的情況,然后再有選擇性地投遞簡歷。小李告訴記者,還記得自己剛剛參加招聘會的時候,她都會和同學們一起,每人都帶著上百份簡歷參加招聘會,也不看企業的資質,招聘崗位、招聘條件,只要是看到企業招聘人員,就把簡歷硬塞進去。但是,一段時間下來,這種撒大網的投放簡歷的方式,成功率并不高。后來,她再參加招聘會時,幾乎將所有招聘單位都仔細看過一遍,然后再進一步篩選適合自己的工作。
一家招聘單位的招聘人員也對記者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有的放矢投放簡歷,這種方式很實際也很明智。從用人單位角度考慮,如果一個人的簡歷針對性強,則說明這個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方向都很明確,成功率會很高。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與往屆畢業生相比,部分應屆生的求職仍較“理想化”。在10月29日哈理工大學舉辦的求職招聘會上記者也發現,部分應屆大學生在求職時,除了考慮到專業是否對口外,還會看公司牌子是否過硬。采訪中看到,一些知名度高的企業,仍備受應屆畢業生的青睞,在這些企業的咨詢臺前,學生們都排起了長隊。而一些知名度稍小的企業的招聘臺前,則顯得有點冷清。此外,部分應屆畢業生對工資、待遇方面的要求還是很高。而且,一家招聘單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很多應屆大學生都希望做內勤,覺得升職空間大,而且工作不累。而需要員工工作能力的外勤,或者是勞動量較大的工作,則很少有人考慮。
為此,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有關人士也為大學生求職提出了幾項建議:首先高校畢業生應主動了解國家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搜集社會需求信息,積極了解社會發展動態,合理調整求職預期。然后,就是調整好心態,不要過于盲目,也不要眼光太高,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找準定位。最后,就是大學生就業有很強的時效性,把握時機對擇業的成功很重要。一般來說,元旦前后至春節前后是大學生求職最佳季節。這段時間,就業信息多,招聘活動多。